把握互聯網企業服務的核心本質,真正的幫助創業者無門檻完成創業第一步!
時間:2024-03-13 10:05:11 作者:zz 來源:互聯網
據悉,2023年12月27日,該院對一起假冒恒源祥商標服飾案件的被告人何某某、彭某某提起公訴。
從網上銷售加盟到售賣假貨
黃浦區檢察院介紹,2019年,何某某開設了名為“恒源祥誠冠專賣店”的淘寶店鋪,并與恒源祥公司簽訂了《網上銷售加盟合同》,可以在平臺上銷售恒源祥的相關產品。起初,何某某通過恒源祥公司指定的倉庫進貨,在網絡店鋪進行銷售,但自2020年起,何某某陸續又開設了8家店鋪,為降低成本從而獲取更大的收益,他走上仿冒恒源祥服飾的道路。恒源祥是首批成為中華老字號的品牌。
在未經過“恒源祥”注冊商標權利人恒源祥公司授權許可的情況下,何某某招募了彭某某等員工,向他人購買未貼附有商標的“白坯”成衣,開設加工作坊,將非正當渠道購買獲得的“恒源祥”商標的領標、合格證等商標標識進行縫訂組合、加工包裝后,假冒成“恒源祥”商標的成衣出售。
“我們在淘寶店鋪頁面上,上傳展示帶有‘恒源祥’商標的服裝圖片,使用‘品牌專賣’‘專柜’等名義進行宣傳,很少有買家問我們真假。”何某某到案后交代。當被問及仿冒服飾與正品有什么差別時,何某某供述,“我們售賣的假冒恒源祥服飾價格明顯低于正品,質量也比正品要差。”
兩年銷售假冒商標服飾近4千萬元
經審查,涉案的九家淘寶店鋪均由何某某安排經營或開設。何某某全面負責九家店鋪的經營,統籌進購“白坯”服裝和商標標識,組織縫訂、包裝,指導營銷推廣及統一收取資金和開銷支出。員工彭某某經何某某安排,主要負責其中2家淘寶店鋪的具體運營,從事店鋪網頁設計、上下架產品、客服等工作,并從網店銷售收入中獲取薪酬。
2023年5月25日,公安機關在何某某開設的加工作坊內查扣了附“恒源祥”商標的T恤、羊毛衫、羽絨服等服飾數百件,查扣商標領標、信譽卡、合格證等物品。經權利人鑒定,查扣的標附“恒源祥”商標的服飾均非權利人及權利人授權店的第三方生產,現場查扣的商標合格證假冒及正品兼有。
經審計,2021年7月15日至2023年5月24日兩年期間,何某某通過九家淘寶店鋪銷售假冒“恒源祥”商標的服飾商品合計3900余萬元,彭某某具體負責運營的兩家淘寶店鋪銷售670余萬元,現場查扣的假冒“恒源祥”商標的服飾商品價值5萬余元。
綜合全案證據,檢察官認為,何某某與彭某某未經注冊商標權利人許可,共同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特別嚴重,應以假冒注冊商標罪追究刑事責任。
延伸檢察職能,守護老字號企業
2023年以來,黃浦區檢察院受理了十余起銷售假冒恒源祥注冊商標的案件。在辦理這些案件時,檢察官發現了一些共性問題:多名嫌疑人供述以為只要繳納加盟授權費用即可獲取網絡銷售加盟授權,對于加盟授權標準條件及流程環節并不清楚,此外,恒源祥公司在商標標識流轉管理等方面亦存在一些不盡完善的地方。
針對上述問題,黃浦區檢察院在與恒源祥公司進行充分溝通后,于2023年11月3日,就進一步規范企業品牌授權標準、加強對被授權方管理、完善品控監管及加強宣傳培訓等方面向恒源祥公司制發了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企業收到檢察建議后十分重視,11月28日向檢察機關回函表示已根據檢察建議開展有針對性的整改工作。
2023年至今,依托黃浦區檢察院開展的“你好,我是民心檢察官”實踐活動,檢察機關多次與區域內老字號企業對接,“面對面”了解老字號企業的經營狀況、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及司法保護需求等,并對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遇到的問題釋疑解惑。
黃浦區檢察院表示,將繼續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綜合履職優勢,在嚴厲打擊侵犯老字號知識產權犯罪的同時,做實做優老字號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為優化區域法治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電話:--
加我微信,一對一專屬咨詢